央广网济南9月8日消息(记者李舜)日常消费中,怎么样分辨“鬼秤”?遇到缺斤短两时如何保护自身的权益?9月8日,济南市历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郭芹、历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与计量科科长刘占祥、历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甸柳新村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巩传明和央广网记者一起,来到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的吉祥苑菜市场进行直播探访。
郭芹和记者说,今年以来,历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10余项计量专项监督检查,出动检查人员200余人次,检查单位56家,计量器具600余台,有效维护了市场公平秩序,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为广大市民营造了放心、满意的消费环境。
在吉祥苑菜市场公平秤处,两位消费者提着刚刚购买的蔬菜及海鲜进行了复秤,结果显示,所购商品足斤足两。刘占祥分享了判定电子秤合不合格的“三看”小窍门,第一看,电子秤是否在明显易见的位置注明了自律性声明,一般是“本秤不具备欺骗性使用的特征”;第二看,铭牌上计量法制标志是否齐全,比如最大秤量、最小秤量、准确度等级、计量器具型式批准的标志编号;第三看,检定铅封和强检标签是否完好、是否在检定周期内。以上三个方面有一项不符合标准要求,就可以初步判定为不合格电子秤,也就是不合格计量器具,应当立马停止使用。
在走访至肉类销售区时,巩传明现场对商户的进货单据、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等相关证明进行了抽查,郭芹则走访多家摊位,进行现场查秤,商户们接受“挑战”,没有一家出现缺斤短两情况。在走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吉祥苑菜市场内大部分摊位前都有电子显示屏,屏幕上集中展现了商户的营业执照、人员健康证、溯源信息、价格公示等信息,让食品安全有了保障。
郭芹表示,在日常购物时,可以用已知重量的手机或其他贴身携带的物品大体判断一下商家计量是否准确。在遇上问题时也可以拨打12345及时进行投诉,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会为广大购买的人权益保驾护航。
近日,历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郭芹、历下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化与计量科科长刘占祥、甸柳新村市场监督管理所所长巩传明和央广网记者一起,来到位于济南市历下区的吉祥苑菜市场进行突击查秤。